近年來中產階級流行談「吃苦教育」,可是家裡不苦,刻意讓孩子吃苦,對嗎?什麼才是「吃苦教育」真正的核心意義?什麼才是父母應該傳遞的價值觀?





請問楊老師:我常常讀到一些論述強調「要小孩吃苦」,認為台灣現在的孩子缺乏競爭力,是因為過得太豐裕。像我家經濟還算許可,孩子表現也還好,我覺得「刻意」讓他吃苦,好像太矯情,而且會不會反而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平衡?「吃苦教育」的論調是對的嗎?什麼樣的價值觀點才是親子教育最應該重視的呢?


吃苦不吃苦,其實背後是價值觀的問題。什麼是價值觀?


簡單的說,就是一個人對人生、事物的看法或評價。因為每個人先天特質不同,再加上後天受家庭、社會,甚至時代、文化的影響,對於生活中各種人事物應該如何安排比較恰當,自然也會有不同的觀念和看法。


舉例來說。假設你一個月賺十塊錢,那麼一個月花幾塊錢是恰當的?對這個問題的答案,就是一個人對花費的價值觀。


過去,因為相對窮困的環境,以及強調節儉的觀念,我們這一代為人父母的,答案多數落在四到八塊錢之間。但是,問問在富裕和強調消費的時代長大的年輕人,可能從六塊起跳就不錯了。時代變化帶動價值的遷移,父母必須有所調整,必得接受這個價值觀上的衝擊,重新劃定合理的範圍和界線。不過,無論如何調整,我想大家非常清楚,賺十塊花十塊絕對是不恰當的,賺十塊花十二塊就更不用說了,早晚會出問題,不是好的價值行為。



核心價值才是問題所在



仔細解析,其實價值觀可分三個層次:核心價值、周邊價值和行為層面。如果以這個例子來談,﹁量入為出﹂是核心價值,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,每個月到底花幾塊錢,或者把錢花到哪些地方,都屬於周邊價值,至於能不夠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念行事,有沒有能力自我克制,就是比較末端的行為層面了。


﹁核心價值﹂是父母必得教給孩子的。無論個別差異,每個孩子都必須建立﹁量入為出﹂的態度,這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裡,比較不容易遭逢困境、碰到危機。對於﹁周邊價值﹂,父母就必須看到並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,譬如有的孩子天生愛花錢,有的天生很節儉。只要落在合理的範圍內,價值觀永遠有這個彈性。另外,有的孩子喜歡玩樂,有的孩子注重吃喝,只要他能調配得當,父母就不需要管太多。確立價值、劃定合理範圍後,父母只要擔任守門員的角色,督促孩子依照自己的價值觀,建立適當的行為就可以了。


以同樣的想法來看吃苦這件事,我認為父母該關切的是,孩子在必得或應該吃苦的時候,願不願意、有沒有能力吃苦。而不是要孩子跟我們小時候吃一樣的苦,因為時代在變。想用原來很僵化、表面的東西來框住孩子,往往落得節節敗退、就算勉強有點影響,也容易事倍功半。



但是,父母要去注意和吃苦有關的核心價值,這和他將來幸不幸福有關。在以前那個吃苦的年代,有顆糖吃已經難得,要吃雞腿可能得等上一年半載。吃苦當下肯定難受,所以吃過苦的父母,只要有能力,總想儘可能供給。可是走過吃苦的路,會發現有些好處,像能夠延宕滿足、知道要怎麼收穫先得怎麼栽,也不會將自己所獲得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。


這個年代的孩子從小物質充裕、環境舒適,不僅沒吃苦,甚至吃得太甜、吃得太好。這樣完全不給孩子吃苦的教養,會出現許多後遺症。因為孩子一旦習慣了想要就有,他就會逐漸養成﹁我想要,就得馬上滿足我,這是我的權利,理所當然﹂的價值觀。認為舉凡他需要的,別人都應該滿足他,碰到挫折也特別容易不耐和憤怒。


關於吃苦,最大的問題都出在這些核心價值。只要價值觀良善、態度正確,實際生活裡到底該讓孩子吃多少苦、吃什麼樣的苦,就自然會有答案。


小時候,父母會﹁罩﹂孩子,可是長大的過程,無論是學習、工作或人際,每個人都會碰到必得吃苦的時候。再怎麼愛孩子,父母也沒辦法保證孩子一輩子順遂。當孩子面對挫折、碰到困境時,有沒有那個彈性去面對,是父母的教養責任。



人生必得吃的兩種苦



所以我認為父母不必要刻意讓孩子吃苦,但必須培育孩子吃苦的能力。譬如家裡的衛浴設備乾淨豪華,我們不必為了訓練孩子吃苦的能力,刻意降低水準;但孩子在學校或參與野外活動,碰到設備比較差的狀況時,父母應鼓勵孩子接受,而不是要求外界來配合孩子的習慣和需求。


但現在有些父母不僅捨不得孩子吃苦,而且還以讓孩子吃得好為榮,這個價值觀就會有問題。我碰過不少孩子嘴巴很挑、很懂得吃,從小就一副美食主義者的架式。懂得分辨美食也是一種品味和能力,但如果孩子非好的不吃,而父母也以孩子挑食為榮、以自己負擔得起為傲,那就大有問題了。父母或許承擔得起,所以放縱孩子的物質享受,但孩子將來得面對自己的人生,你能保證他可以一輩子這樣平順嗎?


除了物質上的節制是一種必得吃的苦之外,還有一些苦是因為和別人相處時,每個人的自我擴張︵只要我喜歡,沒什麼不可以︶一定會受到限制。自我得以擴張是很快樂的事,自我限制則是一種壓抑,必定會苦。但這種苦是團隊合作和獲得友誼的根基,吃得了這種苦,才有能力和別人合作,結交朋友。孩子如果沒有這種吃苦的能力,人際上就會碰到困難。



孩子是價值的觀察者


那麼,父母要如何形塑孩子的價值觀呢?



首先,要經營和諧的親子關係。許多研究都指出,青少年雖然會在許多小事力求和父母不同,但只要親子關係和諧、溝通管道順暢,青少年在人生的重要價值觀上,還是和父母最接近。


任何有關價值的討論都非常重要,而且很有幫助。鼓勵孩子對價值或道德議題提出質疑,並開放的進行討論,孩子才有機會反思、自省,重整自己的價值體系。


其次,明確表達核心價值。父母面對青春期的孩子,父母應該先釐清自己的價值觀,對於重要議題上有明確的是非觀,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明確表達什麼事情是對的、不對的,什麼是應該、不應該的;對孩子的道德發展,展現出具有說服力的言教。


第三,要允許孩子在周邊價值以及行為面上,有自己的選擇和尺度。只要核心價值確立,父母應該接受時代因素所帶來的價值變遷,接受兩代間的價值差異。孩子經過很多的思維、很多釐清、很多磨練之後,才會逐步建立、內化成自己的價值體系。


最後,也是最重要的,還是以身作則。關於價值,孩子透過觀察所學習到的行事準則,遠比聽到的要有效得多。父母透過行動所傳承給孩子的生命態度,遠超過自己的了解和想像。



以作弊行為為例。孩子會作弊,通常是為了贏得好成績,對父母有交代。如果父母只重視他成績,就助長了他沒有辦法面對真實自己。我們不能一邊告訴孩子說,你要誠實;可是當別人都不誠實得到好成績,相對他成績不好時,你卻要罵他,這一定會讓他產生價值懷疑。



 

青少年可能接受、相信、也認同父母說的﹁誠實很重要﹂,這個誠實包括真實展現我的能力,所以我不作弊。但如果將來要採計在校成績,或者這個成績會影響他是否取得獎學金,而別人都在作弊,你想他會不會很衝突呢?所以光跟他談價值,卻無法理解他所處的情境,價值教育是很難成功的。




我認為就價值、道德這個層面,小時候應該要積極的建立行為準則;青春期時則應著重在道德的概念、價值的重整。當青少年有一天開始挑戰,或質疑時,就是他本身要面臨階段的轉換,那是好事。震盪之後,他自然會找到一個最適合他自己的價值體系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