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見幼兒的創造力


作者:李坤珊  出處:親子天下




家裡的小小孩開始對某一個動作或某一件事「情有獨鍾」,
像著魔似的不斷重複且樂此不疲,他在做什麼?你看見了嗎?





 






當了那麼多年的老師,有一件事,是我再清楚不過的了,那就是:每個幼兒都有創造力,因為那是他與生俱來的能力。但問題就出在,身為成人的我們,常常看不見!



盲點一:別比較你的孩子


我們常聽到一句人云亦云的口頭語:「別比較你的孩子!」但這句話,是有點不合常理的。「比較」異同,是智力發展的基礎,也是智能運用的表現。

不比較,幼兒、甚至是成人都無法增添或修正知識。所以說,想了解幼兒的創造力,你必須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比較!只是呀,不是把你的孩子放在秤頭上跟別的孩子比高下,而是要把今天的他跟昨天的他比,把他的這個階段視為下個階段的重要根基。

請看圖一,這是亞當在兩歲十個月時來到我教室的第一件作品。我還清晰的記得,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,他每天都會從玩具架上取下黏土盒,要我幫他打開盒蓋,然後一個人坐在教室的一角,有聲有色的重複做著同一件事:把黏土搥扁。

在這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,假如你只從作品成果的「名稱」來看,那你只會看見一樣東西(同樣的結果):搥扁的黏土。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樣的好奇和挑剔,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亞當的創造力。在這一個月裡,他不但試著用不同的方式打扁黏土,像是用手掌、用小拳頭、也用不同的手指,來讓黏土變得扁扁的。他不斷的試驗著,如何讓黏土扁得很快或很慢。他也想出各種花招,讓他的扁黏土從一塊變成好幾塊
把亞當的今天跟昨天比,你看見他的創造力了嗎?「重複性」是幼兒的學習特質,從重複裡,他會主動的試驗自己的能力,也漸漸的了解物品和事件的特質,更會慢慢的掌控手腦的協調度——那就是幼兒的創造力!

再來看圖二,這是亞當接下來的工作:挖洞。有一天,他不小心把黏土弄了個大洞,他歡呼的拿著黏土來找我:「妳看!我做了一個甜甜圈!」就從那刻開始,又是長達一個月的時間,他除了想盡各種方法把黏土壓扁,挖大洞或小洞,還開始為他的成品命名(儘管全都是挖了洞的黏土),像是餅乾、比薩、海綿蛋糕、圓形積木等。

拿今天的亞當跟昨天的比,你看見他的創造力了嗎?都是挖洞,但今天挖的,跟昨天挖的完全不一樣;今天想完成的目標,與昨天的完全不同。因為他在上個月不斷重複的過程裡,手眼的協調能力精進了,也掌握了黏土的特性,所以這個月他能信心滿滿的把他熟悉的日常物品,轉換成那塊洞洞黏土——這就是幼兒的創造力!

再來看圖三。又有一天,他興高采烈的拿著好幾塊黏在一起的小黏土來找我,跳著說:「你能幫我照相嗎?你看,我蓋了一個游泳池。」仔細看,我不但看見牆壁和門,也清楚的「看見」了亞當想像裡的藍藍池水

也就是從這個游泳池開始,他小小的手指,開始利用結合與分解黏土的技巧,做出了橋梁、火車、家、飛機、老師(我),不但物品的特性愈來愈清楚,其外形結構也愈來愈接近所描繪的事物。這些成品,甚至還擁有不同的小故事,因為他開始利用它們來編故事,而且愈是讓他覺得有成就的成品,他就一定要我拍照,存入他的電腦檔案裡。因為我喜歡利用影像來記錄孩子的發展里程碑,所有的孩子也就「自我訓練」成能看見自己的成就,會要求我為他們值得慶賀的成果照像了。

把今天的亞當跟昨天的亞當比,你看見他的創造力了吧?從只用單一黏土,到運用多塊的結合;從擬物的特性,到打點外形結構的細節;從只注意「它是什麼」,到把它轉換到故事的情節中,亞當已能自由的在現實和幻想間穿梭自如——那就是幼兒的創造力!
而你,是不是也注意到幼兒創造力的來源了呢?幼兒創造力的母床,就是來自他的生活,他真真實實的生活環境!


盲點二:創造力,是來自天馬行空的想像


有許多成人誤以為白雪公主、城堡、機器人、外太空那些看不見或不存在的,才是想像力。但這些成人忽略了一件事:幼兒的成長重心,是先掌握生活,然後利用已知的來推及他不知道的。

這就好像是電影《小美人魚》裡的人魚公主,她在看見人類的叉子時,雖然不知道那是什麼,但藉由它的齒狀特性,推及那可能是人類的梳子。

這也像十八個月大的孩子,會把一塊積木當做車子開。這兩個例子,都在說明一個事實:真實的生活經驗,提供了孩子轉換現實的材料;了解真實的生活,為孩子預備了轉換現實的能力。

圖四是亞當五歲時的作品。他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,小心的上色、黏貼,完成了他夢想中的對講機。他說他的對講機可以轉換各種動物的話語,所以只要經由它,人類可以完全了解動物在說什麼。他還說,對講機上的按扭,不需要按,只要對它笑,它就會自行啟動。

從兩歲十個月的只會打扁黏土,到五歲半他離開我教室,我有幸見證這個孩子這三年裡的創造力,是如何的與生活結合,又如何的有它自己的旅程和成長速度。而亞當只是我帶過的孩子裡的其中一個。每個孩子,不管他是絕頂聰明,還是有成長上的挑戰,他們都有創造力。只要在他周遭的你,能細心把他的今天跟昨天做比較,你就會驚喜的發現那個軌跡。

朋友問我,為什麼在自己的SKYPE 顯示圖片方塊裡,放上一張穿著大紅花衣,頭上還別著花朵的畫像(圖五)?我說那是我女兒四歲時的作品,我覺得她很有想像力,因為她結合了所有她愛的事物(現實裡和幻想裡的),把它們畫成了媽媽(我)。

女兒今年十三歲了,假如把她跟別的孩子比較,她的畫畫天分是沒那麼出色,但她從小養成的態度是拿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,因此她覺得自己一直在進步、一直有新點子,而明天一直有希望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