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父母經常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情緒困擾,或經常因為孩子愛哭鬧、愛發脾氣、過度彆扭、固執等,讓父母的親職工作變得更為辛苦,甚至很多書上教導的方法和策略都難以用得上。


家裡如果有一個愛鬧脾氣或固執彆扭的孩子,會讓父母的情緒、生活,甚至全家的生活作息都受到嚴重的影響。尤其聽到坊間很多情緒困擾或情緒障礙等相關報導,更是讓父母擔心。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,好像不僅是接納、包容就可以了事,自己的孩子現在的情緒問題會不會是情緒障礙,或會不會演變出將來的情緒障礙?


如何幫助孩子或家人解決情緒的問題、如何避免孩子將來出現情緒障礙,應該先有下列的認識和行動。


調適情緒的能力是重點


每個人難免都有情緒困擾,有情緒困擾常常是因為需求沒有獲得滿足,遇到受挫或壓力過大的情況,很直接的表達情緒,對於一個小學生或青少年而言,這種情緒困擾應該是正常的。目前對大腦的研究,發現人在受挫或壓力情境下,可以適當的調適情緒,不會採取衝動的反應,可能要等到二十餘歲,前額葉成熟之後,才能做得到。


如果小孩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,或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,才是大人應該擔心的事。所以,年紀小的孩子有情緒困擾,應該不是父母擔心的重點,但怎樣讓孩子學習其他適當的表達情緒方法,讓孩子順利發展出應有的情緒,而不要一直停留在自我的觀點、原始的情緒反應,也不要一直用直接、原始的哭鬧或肢體動作來表達,那才是父母要期待的目標。


情緒困擾的兩大核心問題


一般情緒可分為正向情緒,如高興;和負向情緒,如生氣、難過、害怕。這些也是一般三歲以前的孩子就有的原始情緒。


1. 情緒發展不成熟


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成長的經驗,孩子慢慢也會發展出一些社會化的情緒,例如喜悅、幸福、緊張、嫉妒等。因此,父母首先應該觀察孩子在生活中是否有不同的情緒表現出來,或是對於不同的情緒是否會有不同的行為、表情來表達。如果進到學校,他所感受和表達的情緒仍停留在原始的狀態,像個三、四歲的孩子,對不同情緒的表達也非常單一,例如高興就是拍手、大笑,生氣、不高興的情境就以哭鬧、摔東西或找媽媽等固定的行為來表達,這時候,孩子的情緒問題就值得父母擔心了。因為這表示孩子的情緒發展和表達,比他應有的年紀較為不成熟,也就是一般所謂的「這個人很幼稚」。


情緒困擾的問題除了要關注發展是否正常之外,很多父母、師長比較會注意到干擾到別人的情緒問題,例如哭鬧、生氣,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出現外向性的問題,家長比較會注意到這樣的情緒問題。所謂的外向性問題,是指攻擊、破壞、違規等個人少控制且對外界具干擾的行為問題。一般僅會認為這些行為主要是因為孩子生氣或憤怒,但研究發現,很多小學生可能在焦慮、壓力大、憂鬱、失望時,也會出現這些外向性的行為問題。


2. 內向情緒的不當壓抑


有些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內隱、不會干擾他人,甚至僅會在安全的環境才爆發,這樣的問題比較會被父母或老師忽略。這些內向性的問題表現方式可能是沈默、退縮、被動的拒絕,甚至是一個人孤立起來,這些行為在不敏感的家長或小學的大班級中,很容易被忽略。


很多研究證實,家長和教師都比較容易注意到外向性的問題,可以在早期就介入,而內向性問題比較容易被忽略,所以一旦變成被注意到的問題,通常狀況已經比較嚴重了。


例如一個被父母期待很高的小男生,經常在功課、才藝都要有很好的表現,雖然家長非常鼓勵他的好表現,但家長沒覺察他對於失敗的恐懼,以及沒有觀察到孩子在長期壓力下,對於學習活動已經出現緩慢、退縮,早期的熱誠、主動已不在了,導致家長看到孩子出現偷竊、說謊行為時,才開始處理外向性的問題。不過,偷竊、說謊的處理效果通常不好,因為家長所看到和處理的問題,都僅是冰山的一角。真正的問題是潛伏於孩子內心的情緒,但因很多孩子不會直接表達內向的情緒,僅以不明顯的方式間接表達,多數不敏感的家長或忙碌的家長,可能因此忽略了注意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。


目前經常報導成人的偷竊慾、戀物狂甚至強迫症等,部分原因是童年內向情緒的壓抑和不當表現,以及長年的問題未被正確發現和導正所致。這樣的問題累積到青春期或成人,以其他疾病的病徵或症狀顯現,處理起來就會費時又成效不彰。


所以,情緒問題應該是冰山的一角,真正的問題是在情緒能力的發展遲緩、內向情緒不當的表達且被忽視,才是家長真正需要正視的情緒困擾問題。


影響情緒表達三要素


發現孩子可能是情緒發展幼稚或不成熟,或是內向情緒表達不當等問題時,先不要斷言孩子是情緒障礙。畢竟一個人要有適當、成熟的表達,需要有些條件配合。


1. 智力或口語發展


首先,應先了解孩子的特質,孩子的智力、口語、人際互動能力是否跟一般同齡的孩子差不多,因為智力和口語能力會影響孩子對於情境的了解,也影響孩子對情緒的概念和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。如果孩子是屬於智力、口語、人際互動能力較差的,出現上述的情緒困擾應該是可預期的。


所以,建議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明白示範情境和情緒的連結,以及正確、多元的情緒表達方式。例如媽媽看到孩子又犯錯生氣了,可以直接說出來:「你又做錯了,讓媽媽很傷心,好像是媽媽教不好。媽媽不想再說了,你自己先想想錯在哪裡?」「你這麼大聲吵,讓媽媽心很煩,我不想說話了,我等一下再幫你。」經常明白的示範說明情境、個人心情、情緒表達的行為這三者的關係,如「情境」就是「你又做錯」、「你這麼大聲吵」,心情就是「媽媽傷心」、「媽媽心煩」,結果的行為是「媽媽不想再說了」、「不想說話」;或是幫忙把孩子的行為也利用上述的語言表達,讓他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關係,可以協助孩子漸漸學習到如何適當的表達情緒。


2. 先天氣質差異


除了能力之外,孩子的氣質也可能影響情緒表達,根據理論,每個孩子的氣質有九個向度:活動性、規律性、趨避性、適應度、反應強度、情緒本質、堅持度、注意力分散度、反應閾等。有些孩子的氣質本質就是比較喜悅的;有些是比較憂鬱負向的;有的孩子固執堅持力很高;有的孩子有彈性,容易被改變;有的孩子反應比較強,一點情緒就大驚小怪;有的孩子反應強度較低,經常會低估了他所感受的情緒,例如他回家之後,沈默不說話半天,直到晚上才說出「放學途中被人搶了錢包,手臂被打傷了」。有的孩子遇到新環境或是刺激會採趨近的態度;有的孩子對於新的情境、事物都會先退縮、逃避,容易變成「不」先生╲小姐(Mr. No);有的孩子很敏感,一點小刺激他就會覺察到;有的孩子對周圍環境比較魯鈍,爸爸媽媽的聲調語氣已經變得高揚大聲了,甚至是打下去了,他才感受到爸爸媽媽的生氣。


因為孩子的氣質不一樣,可能出現的情緒表現、困擾也不一樣,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表現可能跟他的氣質有關,把孩子這些問題拿去找醫師,可能得到的答案是「這些行為問題和孩子氣質有關,你可以……(一些因材施教的管教方法)。」醫師或專家頂多認為孩子僅是適應障礙或適應問題,而建議父母採取一些適合孩子氣質的管教方法。


3. 情緒表達的學習環境


家庭是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環境,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。很多父母本身有壓力,在家裡經常情緒失控;或是婚姻出現問題,父母或家人經常爭吵;甚至有些父母對於情緒、衝突的處理方式,也採取哭鬧、打罵、威脅等不成熟的方式。因此,父母看到孩子的情緒問題時,不妨檢查一下自己或家人是否也有類似的情緒表達方式,如果是的話,孩子的問題也僅是如鏡子般反映出家裡的問題。這時候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,還不如先改變大人表達情緒的方式,如果父母面臨壓力、挫折、衝突,可以用比較成熟的方式處理,就可以降低孩子受到的傷害,也不會助長孩子的情緒困擾。


改善情緒問題DIY:語言示範、避免錯誤鼓勵、善用角色扮演


很多孩子的情緒困擾問題可以在父母、家人或師長的引導下,逐漸改善。家長或老師可以嘗試去協助孩子正向發展情緒,前述的語言示範就是方法之一。其次,父母可能要觀察一下,孩子不當表達情緒的行為是否被鼓勵,很多家長常因受不了孩子的吵鬧,在孩子大吵哭鬧之後讓步,這就是錯誤的鼓勵孩子不當的行為。如果父母或周圍的人不停止這種錯誤的鼓勵,很難改善孩子的情緒困擾。


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故事書、戲劇、生活事件與孩子討論不同角色的不同觀點,讓孩子學習如何利用不同角度看問題。如媽媽拒絕孩子,可能是媽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讓孩子學習從自我為中心、以我獨尊的思維,慢慢學習以彈性角度看問題。父母或大人也應利用機會,示範或角色扮演如何正向的表達情緒,例如好朋友不願意借你玩具,讓孩子學習從好友和自己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,同時跟孩子扮演自己和好友等不同的角色,去思考這個問題。所以,如果家裡的客廳是劇場的話,孩子將有機會學習不同的角色和從不同角度看問題。



情緒困擾未改善 及早就醫有必要


經過上述的考慮,孩子出現情緒困擾的問題如果不是發展遲緩、能力或氣質所致,而且也嘗試過上述方法仍未見改善;甚至參加很多坊間所謂的EQ訓練工作坊或接受諮商心理治療等,仍成效不佳,且尚未接受過小兒神經科或精神科醫師的任何診斷,建議父母儘快帶孩子去就醫。


根據特殊教育法對情緒障礙的定義,情緒的異常必須不是因為年齡發展、社會文化、個人能力、疾病、短期壓力事件等因素所造成的。同時必須是在被公認有效的專業輔導之後,仍舊出現異常表現。


期待前面所建議的考慮和處理措施,可以協助一些家長先在家裡DIY。如果對於上述建議做不來,或仍出現問題,就不要再遲疑,儘快就近找專業的兒童精神科醫師(或稱兒童心智科、兒童精神科、兒童心理衛生的門診)。



 及早就診,雖然可能會得到一個標記,但很多研究發現,愈早正確診斷和正確療育,可以提高孩子恢復正常的機會。遺憾的是,國內家長常礙於面子,也因小學階段出現的問題還不嚴重,一再拖延,等到國中青春期,問題變嚴重之後才開始緊張,急著找醫師,已錯過黃金介入期,當然也就延宕了孩子的恢復。


順利的情緒發展是在增加孩子對壓力和困境的抵抗力,期待家長給孩子機會學習、發展正確的情緒能力。





 

 

 文章內容取自於網路

 

 侵權時請告之



<table style="HEIGHT: 500px; WIDTH: 465px"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4 align=center bgColor=#ff6600 border=1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style="WIDTH: 465px"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1 align=center bgColor=#660066 background=http://i593.photobucket.com/albums/tt14/plokijuhyg/Flash%20Line/db6507a7.gif border=1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style="WIDTH: 465px"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3 align=center bgColor=#660066 background=http://i593.photobucket.com/albums/tt14/plokijuhyg/Flash%20Line/db6507a7.gif border=1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style="HEIGHT: 500px; WIDTH: 465px"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3 align=center bgColor=#ff3333 border=1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style="WIDTH: 465px"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3 align=center bgColor=#660066 background=http://i593.photobucket.com/albums/tt14/plokijuhyg/Flash%20Line/db6507a7.gif border=1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style="WIDTH: 465px"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3 align=center bgColor=#660066 background=http://i593.photobucket.com/albums/tt14/plokijuhyg/Flash%20Line/db6507a7.gif border=1>
<tbody>
<tr></tr></tbody></table>
<table id=table6 width="10%" bgColor=#220000 background=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237919_zirgyq9_l.gif border=3>
<tbody>
<tr>
<td>
<div style="HEIGHT: 500px; BACKGROUND: url(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382377_4i5fcce_l.jpg); FILTER: Alpha(opacity=100,style=3); WIDTH: 465px">
<div align=left><embed style="HEIGHT: 500px; WIDTH: 465px"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align=left height=500 width=465 src=http://i593.photobucket.com/albums/tt14/plokijuhyg/Swf%206/381.swf wmode="transparent"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</embed></div></div><embed style="HEIGHT: 800px; POSITION: absolute; LEFT: 0px; TOP: 170px; WIDTH: 465px"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height=500 width=465 src=http://2.mms.blog.xuite.net/2/3/f/f/21056752/blog_1687727/dv/60807234/60807234_6.swf wmode="transparent"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</embed><font color=#a0ff40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3pt; FONT-FAMILY: 標楷體; COLOR: #c4fc80">
<div class=dpIntro align=center><strong><font color=#7f007f></font></strong>&nbsp;</div>
<div class=dpIntro align=center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很多父母經常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情緒困擾,或經常因為孩子愛哭鬧、愛發脾氣、過度彆扭、固執等,讓父母的親職工作變得更為辛苦,甚至很多書上教導的方法和策略都難以用得上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家裡如果有一個愛鬧脾氣或固執彆扭的孩子,會讓父母的情緒、生活,甚至全家的生活作息都受到嚴重的影響。尤其聽到坊間很多情緒困擾或情緒障礙等相關報導,更是讓父母擔心。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,好像不僅是接納、包容就可以了事,自己的孩子現在的情緒問題會不會是情緒障礙,或會不會演變出將來的情緒障礙?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如何幫助孩子或家人解決情緒的問題、如何避免孩子將來出現情緒障礙,應該先有下列的認識和行動。</font></p>
<p><strong><font color=#bf5f00>調適情緒的能力是重點</font></strong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每個人難免都有情緒困擾,有情緒困擾常常是因為需求沒有獲得滿足,遇到受挫或壓力過大的情況,很直接的表達情緒,對於一個小學生或青少年而言,這種情緒困擾應該是正常的。目前對大腦的研究,發現人在受挫或壓力情境下,可以適當的調適情緒,不會採取衝動的反應,可能要等到二十餘歲,前額葉成熟之後,才能做得到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如果小孩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,或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,才是大人應該擔心的事。所以,年紀小的孩子有情緒困擾,應該不是父母擔心的重點,但怎樣讓孩子學習其他適當的表達情緒方法,讓孩子順利發展出應有的情緒,而不要一直停留在自我的觀點、原始的情緒反應,也不要一直用直接、原始的哭鬧或肢體動作來表達,那才是父母要期待的目標。</font></p>
<p><strong><font color=#bf5f00>情緒困擾的兩大核心問題</font></strong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一般情緒可分為正向情緒,如高興;和負向情緒,如生氣、難過、害怕。這些也是一般三歲以前的孩子就有的原始情緒。</font></p>
<p><span style="COLOR: rgb(255,102,0)"><font color=#bf5f00><strong>1. </strong>情緒發展不成熟</font></span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成長的經驗,孩子慢慢也會發展出一些社會化的情緒,例如喜悅、幸福、緊張、嫉妒等。因此,父母首先應該觀察孩子在生活中是否有不同的情緒表現出來,或是對於不同的情緒是否會有不同的行為、表情來表達。如果進到學校,他所感受和表達的情緒仍停留在原始的狀態,像個三、四歲的孩子,對不同情緒的表達也非常單一,例如高興就是拍手、大笑,生氣、不高興的情境就以哭鬧、摔東西或找媽媽等固定的行為來表達,這時候,孩子的情緒問題就值得父母擔心了。因為這表示孩子的情緒發展和表達,比他應有的年紀較為不成熟,也就是一般所謂的「這個人很幼稚」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情緒困擾的問題除了要關注發展是否正常之外,很多父母、師長比較會注意到干擾到別人的情緒問題,例如哭鬧、生氣,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出現外向性的問題,家長比較會注意到這樣的情緒問題。所謂的外向性問題,是指攻擊、破壞、違規等個人少控制且對外界具干擾的行為問題。一般僅會認為這些行為主要是因為孩子生氣或憤怒,但研究發現,很多小學生可能在焦慮、壓力大、憂鬱、失望時,也會出現這些外向性的行為問題。</font></p>
<p><span style="COLOR: rgb(255,102,0)"><font color=#bf5f00><strong>2. </strong>內向情緒的不當壓抑</font></span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有些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內隱、不會干擾他人,甚至僅會在安全的環境才爆發,這樣的問題比較會被父母或老師忽略。這些內向性的問題表現方式可能是沈默、退縮、被動的拒絕,甚至是一個人孤立起來,這些行為在不敏感的家長或小學的大班級中,很容易被忽略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很多研究證實,家長和教師都比較容易注意到外向性的問題,可以在早期就介入,而內向性問題比較容易被忽略,所以一旦變成被注意到的問題,通常狀況已經比較嚴重了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例如一個被父母期待很高的小男生,經常在功課、才藝都要有很好的表現,雖然家長非常鼓勵他的好表現,但家長沒覺察他對於失敗的恐懼,以及沒有觀察到孩子在長期壓力下,對於學習活動已經出現緩慢、退縮,早期的熱誠、主動已不在了,導致家長看到孩子出現偷竊、說謊行為時,才開始處理外向性的問題。不過,偷竊、說謊的處理效果通常不好,因為家長所看到和處理的問題,都僅是冰山的一角。真正的問題是潛伏於孩子內心的情緒,但因很多孩子不會直接表達內向的情緒,僅以不明顯的方式間接表達,多數不敏感的家長或忙碌的家長,可能因此忽略了注意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目前經常報導成人的偷竊慾、戀物狂甚至強迫症等,部分原因是童年內向情緒的壓抑和不當表現,以及長年的問題未被正確發現和導正所致。這樣的問題累積到青春期或成人,以其他疾病的病徵或症狀顯現,處理起來就會費時又成效不彰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所以,情緒問題應該是冰山的一角,真正的問題是在情緒能力的發展遲緩、內向情緒不當的表達且被忽視,才是家長真正需要正視的情緒困擾問題。</font></p>
<p><strong><font color=#bf5f00>影響情緒表達三要素</font></strong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發現孩子可能是情緒發展幼稚或不成熟,或是內向情緒表達不當等問題時,先不要斷言孩子是情緒障礙。畢竟一個人要有適當、成熟的表達,需要有些條件配合。</font></p>
<p><span style="COLOR: rgb(255,102,0)"><font color=#bf5f00><strong>1.</strong> 智力或口語發展</font></span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首先,應先了解孩子的特質,孩子的智力、口語、人際互動能力是否跟一般同齡的孩子差不多,因為智力和口語能力會影響孩子對於情境的了解,也影響孩子對情緒的概念和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。如果孩子是屬於智力、口語、人際互動能力較差的,出現上述的情緒困擾應該是可預期的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所以,建議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明白示範情境和情緒的連結,以及正確、多元的情緒表達方式。例如媽媽看到孩子又犯錯生氣了,可以直接說出來:「你又做錯了,讓媽媽很傷心,好像是媽媽教不好。媽媽不想再說了,你自己先想想錯在哪裡?」「你這麼大聲吵,讓媽媽心很煩,我不想說話了,我等一下再幫你。」經常明白的示範說明情境、個人心情、情緒表達的行為這三者的關係,如「情境」就是「你又做錯」、「你這麼大聲吵」,心情就是「媽媽傷心」、「媽媽心煩」,結果的行為是「媽媽不想再說了」、「不想說話」;或是幫忙把孩子的行為也利用上述的語言表達,讓他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關係,可以協助孩子漸漸學習到如何適當的表達情緒。</font></p>
<p><span style="COLOR: rgb(255,102,0)"><font color=#bf5f00><strong>2.</strong> 先天氣質差異</font></span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除了能力之外,孩子的氣質也可能影響情緒表達,根據理論,每個孩子的氣質有九個向度:活動性、規律性、趨避性、適應度、反應強度、情緒本質、堅持度、注意力分散度、反應閾等。有些孩子的氣質本質就是比較喜悅的;有些是比較憂鬱負向的;有的孩子固執堅持力很高;有的孩子有彈性,容易被改變;有的孩子反應比較強,一點情緒就大驚小怪;有的孩子反應強度較低,經常會低估了他所感受的情緒,例如他回家之後,沈默不說話半天,直到晚上才說出「放學途中被人搶了錢包,手臂被打傷了」。有的孩子遇到新環境或是刺激會採趨近的態度;有的孩子對於新的情境、事物都會先退縮、逃避,容易變成「不」先生╲小姐(Mr. No);有的孩子很敏感,一點小刺激他就會覺察到;有的孩子對周圍環境比較魯鈍,爸爸媽媽的聲調語氣已經變得高揚大聲了,甚至是打下去了,他才感受到爸爸媽媽的生氣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因為孩子的氣質不一樣,可能出現的情緒表現、困擾也不一樣,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表現可能跟他的氣質有關,把孩子這些問題拿去找醫師,可能得到的答案是「這些行為問題和孩子氣質有關,你可以……(一些因材施教的管教方法)。」醫師或專家頂多認為孩子僅是適應障礙或適應問題,而建議父母採取一些適合孩子氣質的管教方法。</font></p>
<p><span style="COLOR: rgb(255,102,0)"><font color=#bf5f00><strong>3. </strong>情緒表達的學習環境</font></span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家庭是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環境,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。很多父母本身有壓力,在家裡經常情緒失控;或是婚姻出現問題,父母或家人經常爭吵;甚至有些父母對於情緒、衝突的處理方式,也採取哭鬧、打罵、威脅等不成熟的方式。因此,父母看到孩子的情緒問題時,不妨檢查一下自己或家人是否也有類似的情緒表達方式,如果是的話,孩子的問題也僅是如鏡子般反映出家裡的問題。這時候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,還不如先改變大人表達情緒的方式,如果父母面臨壓力、挫折、衝突,可以用比較成熟的方式處理,就可以降低孩子受到的傷害,也不會助長孩子的情緒困擾。</font></p>
<p><strong><font color=#bf5f00>改善情緒問題DIY:語言示範、避免錯誤鼓勵、善用角色扮演</font></strong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很多孩子的情緒困擾問題可以在父母、家人或師長的引導下,逐漸改善。家長或老師可以嘗試去協助孩子正向發展情緒,前述的語言示範就是方法之一。其次,父母可能要觀察一下,孩子不當表達情緒的行為是否被鼓勵,很多家長常因受不了孩子的吵鬧,在孩子大吵哭鬧之後讓步,這就是錯誤的鼓勵孩子不當的行為。如果父母或周圍的人不停止這種錯誤的鼓勵,很難改善孩子的情緒困擾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故事書、戲劇、生活事件與孩子討論不同角色的不同觀點,讓孩子學習如何利用不同角度看問題。如媽媽拒絕孩子,可能是媽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讓孩子學習從自我為中心、以我獨尊的思維,慢慢學習以彈性角度看問題。父母或大人也應利用機會,示範或角色扮演如何正向的表達情緒,例如好朋友不願意借你玩具,讓孩子學習從好友和自己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,同時跟孩子扮演自己和好友等不同的角色,去思考這個問題。所以,如果家裡的客廳是劇場的話,孩子將有機會學習不同的角色和從不同角度看問題。</font></p>
<div id=cp class=cp>
<p><strong><font color=#bf5f00>情緒困擾未改善 及早就醫有必要</font></strong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經過上述的考慮,孩子出現情緒困擾的問題如果不是發展遲緩、能力或氣質所致,而且也嘗試過上述方法仍未見改善;甚至參加很多坊間所謂的EQ訓練工作坊或接受諮商心理治療等,仍成效不佳,且尚未接受過小兒神經科或精神科醫師的任何診斷,建議父母儘快帶孩子去就醫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根據特殊教育法對情緒障礙的定義,情緒的異常必須不是因為年齡發展、社會文化、個人能力、疾病、短期壓力事件等因素所造成的。同時必須是在被公認有效的專業輔導之後,仍舊出現異常表現。</font></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期待前面所建議的考慮和處理措施,可以協助一些家長先在家裡DIY。如果對於上述建議做不來,或仍出現問題,就不要再遲疑,儘快就近找專業的兒童精神科醫師(或稱兒童心智科、兒童精神科、兒童心理衛生的門診)。</font></p>
</div>
<div class=ar2><a href="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magazine/magazine.action?id=388"></a><font color=#bf5f00>&nbsp;及早就診,雖然可能會得到一個標記,但很多研究發現,愈早正確診斷和正確療育,可以提高孩子恢復正常的機會。遺憾的是,國內家長常礙於面子,也因小學階段出現的問題還不嚴重,一再拖延,等到國中青春期,問題變嚴重之後才開始緊張,急著找醫師,已錯過黃金介入期,當然也就延宕了孩子的恢復。</font></div>
<div id=cp2 class=cp>
<p><font color=#bf5f00>順利的情緒發展是在增加孩子對壓力和困境的抵抗力,期待家長給孩子機會學習、發展正確的情緒能力。</font></p>
<div style="HEIGHT: 500px; BACKGROUND: url(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382377_4i5fcce_l.jpg); FILTER: Alpha(opacity=100,style=3); WIDTH: 465px">
<div align=left><embed style="HEIGHT: 500px; WIDTH: 465px"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align=left height=500 width=465 src=http://i593.photobucket.com/albums/tt14/plokijuhyg/Swf%206/381.swf wmode="transparent"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</embed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</span></font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r></tbody></table>
<p><font color=#ff0000 size=4> </font></p>
<center class=left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 MARGIN: 5px">&nbsp;<a href="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wendy0604@kimo.com" target=blank><font color=#ff0000 size=2 face=標楷體><strong><img style="HEIGHT: 144px; WIDTH: 176px" border=0 alt="""""" src="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3533557_4oisfpr_l.gif" /></strong></font></a></center>
<center class=left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 MARGIN: 5px"><a href="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wendy0604@kimo.com" target=blank><font color=#ff0000 size=2 face=標楷體><strong></strong></font></a>&nbsp;</center>
<center class=viewbox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">&nbsp;文章內容取自於網路</center>
<center class=viewbox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">&nbsp;</center>
<center class=viewbox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">&nbsp;侵權時請告之</center>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