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(5)日進入24節氣中的立夏,代表夏季報到,中醫師陳玫妃指出,中醫認為此時人體易受暑邪、濕邪侵襲,出現心浮氣躁、口乾、頭昏、渾身乏力等類似中暑情形,另因脾胃功能減弱,易胃口差、脹氣、腹瀉;或因體表濕氣重,導致皮膚癢、長濕疹等。可喝添加霍香、薏仁、知母等中藥材的茶飲調理,另可多吃味道甘淡、帶苦味食物,如苦瓜、小黃瓜等,助清熱降火氣。報導╱林明佳、張佩玉 攝影╱高世安 部分圖片╱資料照片







喝茶飲


中醫師陳玫妃設計以下4道茶飲,做法皆是將中藥材加入800c.c.水以大火煮沸,轉小火續煮10分鐘,放溫飲用,1天可喝1杯,可天天喝。





淡竹葉除煩


適用對象:容易感到心浮氣躁、口乾舌燥者。
材料:淡竹葉和麥門冬各3錢、薏仁2錢
功效:淡竹葉清熱除煩、利尿;麥門冬可滋陰潤燥、補充體內津液體;薏仁清熱、健脾利濕。
提醒:體內有寒氣,如怕冷、易頻尿者不宜。








紫蘇健脾胃


適用對象:易感到食欲不振、軟便、脹氣者。
材料:紫蘇、霍香、蒼朮各2錢。
功效:紫蘇行氣、袪脾胃濕氣;霍香芳香健胃、改善體內濕滯;蒼朮健胃安脾、袪濕。
提醒:體內有熱相,如白帶、尿道或氣管發炎不宜。








茯苓袪濕熱


適用對象:皮膚容易搔癢、長濕疹者。
材料:茯苓、梔子和地膚子各3錢。
功效:茯苓健脾袪濕、益氣,增強皮膚抵抗力;梔子清肺熱、緩解皮膚搔癢;地膚子袪除體內濕熱。
提醒:大便黏稠、解便常常解不乾淨者不宜。








黨參可補氣


適用對象:易暑熱感到頭昏、胸悶、渾身乏力者。
材料:黨參5錢、天花粉3錢、知母2錢。
功效:黨參健胃補氣;知母滋陰潤燥、清熱;天花粉清熱生津、有助生津止渴,補充體內流失津液。
提醒:腸胃不好、易拉肚子者不宜。





提醒你






多吃甘淡食物


可多吃味道甘淡帶點苦味的食物,幫助清熱、消暑氣,並降心火,如苦瓜、小黃瓜、桃子、李子等,另可多喝甘蔗汁、蓮藕汁等,能健胃袪濕;另可多吃具清熱解暑且水分高的瓜果,如西瓜、哈密瓜、香瓜等。








少碰燒烤炸辣


立夏後腸胃功能易減弱,應避免吃油膩食物,此外,燒烤、油炸、麻辣類食物,容易使體內更加燥熱,最好少吃,另每天可喝1500~2000c.c.開水,吃太多冰品易傷脾胃,也會使熱鬱結體內,也應避免。








醫師說 多運動促循環


中醫師 陳玫妃
進入立夏,氣溫會逐漸升高,可選在較不熱時段,如凌晨5~7點太陽剛升起時或傍晚,到戶外做20~30分鐘緩和運動,如健走、太極拳等,能使循環更順暢,並增加身體對抗外邪的能力。






模特兒╱劉研伶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