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【明報專訊】很多家長都願意花時間陪孩子玩耍,增進感情。有一種親子遊戲,可以增進父母與子女的溝通,建立孩子的自信與自我價值,讓他宣泄情緒,以玩具作「文字」,表達口裏講不出來的事情。

這種有趣的親子遊戲,每周玩30分鐘就見成效了。

今天來參加親子遊戲小組的五位媽媽,正在投入地看影帶。影帶裏,是組員Angel與6歲的兒子早前在遊戲治療室的遊戲過程。

Angel說了某句特別的話、做了某個反應,社工都會暫停影帶播放,讓各位媽媽討論──這樣說好不好﹖還可以怎樣說﹖除了「追縱行為」,還可以做到「反應情感」嗎﹖原來她們正討論遊戲治療的技巧。

究竟這個是什麼遊戲治療呢﹖

遊戲期間不能褒貶

明愛蘇沙伉儷家庭服務(沙田)註冊社工袁秀蓮解釋﹕「遊戲是小朋友最基本的語言,玩具是他們的文字,遊戲治療是讓孩子透過遊戲,表達內心世界,讓成年人知道他們在想什麼。」

遊戲開始時,家長必須說﹕「這個是特別遊戲時間,有30分鐘,可以按你喜歡的方法去玩。最後5分鐘我會提醒你。」這個遊戲確很特別,因為全盤由孩子主導,家長不得抗議,也不能在這半小時內教仔。

家長不可以做的,還有很多﹕不要批評任何行為、不要問引導性問、不要講道理、不要提議新的活動項目、不能提及玩具的名稱……不要讚美兒童。

袁秀蓮解釋,不想孩子純粹為得到讚美,而專門去取悅家長,需要別人的肯定,才能肯定自我價值。她說﹕「也不是絕對讚不得,肯定他的能力,也是讚賞,並能提升自我價值。」

當然,家長可以做的更多﹕要讓孩子主導、要描述行為、要反映孩子的情緒……要在言語上積極反應。

影帶所見,Angel就描述與反映了孩子很多行為與情緒﹕「你玩得很開心喎……你拿起劍來刺我啦……你打倒了三個保齡球瓶子……」多作反應與描述,孩子就漸漸覺得媽媽原來很留意與關心他的行為與情緒,而且不會高壓打罵。不過,要掌握這些技巧,家長還需時間練習。

袁秀蓮指出,整個親子遊戲治療的目的,是希望小朋友慢慢覺得被尊重、被接納,在安全自由的環境裏,慢慢將心裏的焦慮與想法、對父母的感覺、需要等表達出來。

●紓緩小朋友的壓力

例﹕小孩玩洋娃娃時突然問媽媽﹕「我可以叫公仔做國榮嗎﹖」「這個世界是否真有張國榮(相關新聞 - 網站)﹖」「他仍在世上嗎﹖」透過遊戲,小朋友表達出對生死的焦慮與恐懼,家長了解後,便可以向他解釋。

●幫助孩子表達自己

例﹕小朋友一邊玩煮飯仔與熨衫,卻慢慢地,可以一邊講述外傭姐姐如何對待她﹕「姐姐不喜歡我這樣做的……」

若父母與子女間有誤會的,也希望藉此改變孩子對父母的感覺、態度與行為的既有印象,同時幫助他們建立正面的自尊心、自我價值及自信。

個案 袁太改善與長女關係

袁太與3歲幼女Jandy的溝通還不錯,但希望進一步強化,又希望透過此遊戲,改善與9歲長女關係,所以參加了這個課程。 她笑說﹕「最初沒想過這個課程有什麼幫助,只是想找背景相同的家長聊聊,紓緩壓力。我之前上過幾個親子課程,讀了兩年,卻對親子關係沒有幫助,只提出了很多家長缺點,說到家長如巫婆妖怪,什麼都是家長不對。我來上堂,是要找方法呀,但他們說的方法我早知,並沒有用。

「在這裏上了9堂,學到盡量講出小朋友內心感受,發覺這一樣比較有用,現在我和女兒都少了發脾氣。」

看來很孩子戲的「特別遊戲」,原來大女也很喜歡玩,只是她會問媽媽﹕「為什麼你跟自己說話﹖」袁太答﹕「我學了另一種方式跟你溝通。」女兒感到媽媽用心與她溝通,了解她心裏所想,就漸對父母改觀──以前,她總覺﹕「為什麼你們做什麼都可以,我們卻什麼都不行﹖」以為父母不了解她。

袁太以前見女兒?憎,會高壓地教訓她﹕「你發什麼脾氣﹖」女兒總不解釋。現在卻會先道出女兒感受,再跟她慢慢談,母女的溝通跨出一大步。原來,半小時的遊戲技巧,已潛移默化進生活裏去。

難怪她說﹕「不用再找其他課程,這個最適合我。」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