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本專欄】不喜歡和人競爭,喜歡做別人不要做的事情,於是在生命中,挑一條沒有人要走的道路,深入專研、發展。一個累的要死,但又不甘寂寞的醫師,朱家宏的網路專欄,分享專攻足踝醫學的生活點滴。


文.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 朱家宏


2009/08 康健雜誌 八月份網路專欄



前腳掌的疼痛合併了硬皮產生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疾患。其可能的原因包括了雞眼或是壓力不平均造成的蹠痛。


這些毛病看起來類似,但治療方法卻完全不一樣。唯有小心的分辨,尋求適當的治療才能快速的解決你的問題。


蹠痛?雞眼?疣?


民眾經常將蹠痛、雞眼、疣三者搞混,雖然症狀都是角質異常增生,但是成因卻大大不同。雞眼又叫肉刺,它是局部長期受到擠壓、摩擦,導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的厚繭,患處形狀像是雞的眼睛。疣則是乳狀突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疼痛


蹠痛不同,它是一個比較機械性的問題,也就是當我們的腳掌、腳趾姿勢不良,或是設計不良的鞋子使腳掌或腳指承受的壓力不平均,造成足部某些地方壓力過大,甚至蹠趾關節脫位,長期壓迫之下就會造成足部某部位的角質增生,最後形成「胼胝」,也就是「硬底」。


這種綜合的症狀我們就稱為蹠痛。就像之前提過的爪狀趾,指頭一直往上拉,相對地蹠骨就會持續向下推,腳底壓力過大的時候,就會產生角質增生與疼痛現象。表面上看起來它的症狀與雞眼或疣很像,但其實一旦發生蹠痛,病患的骨頭可能早就已經脫臼了,卻不自知!

 只處理表面是不會好的!

 常常有病人發生蹠痛的症狀,還以為是雞眼,跑去買一些角質軟化的藥,或者去削皮、冷凍治療,甚至跑去看皮膚科,這種處理表面的治療法,當然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。硬皮雖然弄掉了,但壓力源仍然存在,那麼,它就一定會再長出來。除非你從此不走路,否則蹠痛就會像幽靈一樣如影隨形,默默佔據你腳底。

 其實蹠痛、雞眼、疣看似症狀相同,其實還是可以加以區分︰疣的中間會有一個黑點,雞眼則沒有。雞眼角質的增生情況比較集中,胼胝造成的蹠痛則比較分散。只是一般民眾比較缺乏這方面的常識,所以常常將三者一概而論。


 


因此,也經常有民眾蹠痛時,去看骨科或到皮膚科就診,骨科醫師當然不會理你,因為他看的是「骨科」;如果是單純的雞眼或疣,到皮膚科就診處理表面的問題一定沒錯,但如果你的症狀不是雞眼,而是壓力分佈不平均造成的蹠痛,這表示您足部結構已經出了問題,就一定要找足踝外科,才能看出個所以然。
 
找對醫生、用對方法、才有效!
 
足踝外科會怎麼處理蹠痛的問題呢?首先,我們會先從結構與壓力,找出疼痛的根源,並給予病患正確的衛教知識,教導病患怎麼保養腳趾,怎麼做腳趾運動。其次,我們必須給病患換正確的穿鞋知識,因為絕大多數腳的病變,都來自於穿錯鞋︰只有支撐力平均、完整的鞋子,才是最好的鞋子。再來就可能要考慮墊一些墊子。
 
蹠痛必須從結構面來思考,才能治標又治本。如果上述的方法還無法解決您的疼痛,那麼就必須考慮動手術了。手術方法包括︰肌腱放鬆、轉位,或者把將脫臼復位後,骨頭縮短,將骨頭往回拉一點,就能有效降低骨頭對腳底的壓力,維持正常的狀態、不變形,腳底的壓力也會比較平均。
 
有人因為蹠痛難耐,所以去買了一些鞋墊很軟的鞋子,其實那是不正確的!因為這類的鞋子通常是使用泡綿或空心結構,支撐力不夠,更容易造成壓力不平均,就像背痛的人去睡更軟的床一樣,將使蹠痛得更厲害!又因為鞋子過小,讓腳趾頭伸展不足,形成爪狀趾,又會加重了蹠痛的症狀!因此,如果您要選擇減緩蹠痛症狀的護具、鞋墊,最好還是先請教專業的足踝外科醫師,才能正確地保護您的足踝,避免二次傷害!

~~~文章內容取自於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雪兒 的頭像
    小雪兒

    小雪兒的窩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