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







台北士林,笛飛兒EQ教育教室裡,一堂學習人際社交技巧的課程正在進行。老師將小朋友三人分成一組,要他們討論一個問題的答案。一臉聰明樣的奇峰(化名)靠在一旁完全不參與討論,當同組兩位小朋友熱烈討論完畢,很客氣的問奇峰意見時,奇峰白了他們倆一眼:「廢話,選二就對了,你們兩個白癡!」
奇峰的判斷很有邏輯,選二,是可攻可守的選擇,但他的組員對他的態度很不爽,故意選三。
一旁引導的老師楊鈺瑩觀察到,奇峰正是那種高IQ卻低EQ的孩子。
「高IQ卻不懂怎麼去對待身邊的人,就會很慘,會覺得別人都不懂欣賞他、別人都忌妒他,他會變得喜歡抱怨。甚至會透過攻擊別人,包括語言上的攻擊,讓自己感到比較好一點,」楊鈺瑩分析。
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,EQ比IQ更能預測未來的成就。
貝爾實驗室曾針對一群智力很高,工作卻乏善可陳的科學家做研究,結果發現,情緒和社交技巧很差的員工容易受同僚排斥。低EQ造成的社會孤立,會降低工作成效。
其他相關研究也發現,EQ與學業表現、未來成就、快樂、生活滿意度的關係比IQ更密切。
究竟EQ指的是什麼?是什麼因素影響孩子情緒能力的發展?
情緒能力包含哪些?
一九九○年,耶魯大學教授沙洛維(Peter Salovey )與新罕布夏大學教授約翰.梅耶(Jonn Mayer),正式提出「情緒智商」(Emotional Intelligence,簡稱EI或EQ)這個術語。他們將EQ定義為社會智力的一種類型。
一九九五年,高曼(Daniel Goleman)根據這兩位教授的研究,寫成《EQ》一書,引起非常熱烈的討論。
高曼認為EQ是由以下五種能力組成:
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:能察覺自己的情緒,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。
2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:能夠安撫自己,擺脫強烈的焦慮憂鬱,以及控制刺激情緒的根源。
3自我激勵的能力:能夠整頓情緒,讓自己朝著一定的目標努力,增強注意力與創造力。
4了解他人的情緒:理解別人的感覺、察覺別人的需要、具同理心。
5妥善維繫人際關係的能力:能夠了解並適應別人的情緒。
整體來看,情緒能力包含了社會技巧與情緒管理的能力(social amp; emotion learning,簡稱SEL)。
情緒能力如何學習?
情緒能力不同於IQ,它的發展大部分取決於後天的學習,尤其受到家庭教養方式影響極大。近年來大腦研究發現,教養方式能促成腦部傳輸路徑的變化,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表現。也因此,EQ可以透過練習提升改善,比IQ更具可塑性(見一六○頁,〈大腦與情緒〉)。
所有的研究都指出,影響孩子情緒能力發展最重要的關鍵來自於家庭。高曼指出:「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所學校。」
要培養孩子高EQ,童年階段最重要,父母需要提供孩子情感的滋潤、扮演情緒管理的典範。
有豐富兒童心理諮商經驗的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認為,情緒教育要做得很好,有兩個很重要的安全基地。第一個是:「我覺得我還不錯,我喜歡我自己。」這些自我概念,會在別人說他不好時,讓他較有包容心,能夠平衡。第二個安全基地就是,孩子感受到:「有人是喜歡我的。」這對小孩很重要。
有這兩個安全基地把孩子撐住,情緒教育才有辦法往上發展。
台大心理系教授雷庚玲則指出情緒教育的特質,它是隱藏在課程中的教育,是由老師、家長所創造出來的。如果所創造出來的情境是健康的,孩子才能在健康的情緒中成長,所以情緒教育應該從父母、師長做起。(見一八○頁〈情緒教育怎麼教?〉、一九八頁〈爸媽如何當好情緒教練?〉)



 


 



文章內容取自於網路


侵權時請告之


 




<table style="WIDTH: 393px; HEIGHT: 450px" border=0 cellPadding=30 background=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210411_3bkdypt_l.gif align=center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border=0 cellPadding=2 background=http://i593.photobucket.com/albums/tt14/plokijuhyg/Flash%20Line/3d11afbb.gif align=center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id=table6 border=0 width="100%" background=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106713_gvilvx2_l.gif bgColor=#00cc33>
<tbody>
<tr>
<td>
<div align=center>
<div style="FILTER: Alpha(opacity=100,style=1); WIDTH: 393px; BACKGROUND: url(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100007_x4r3qlx_l.jpg); HEIGHT: 450px"><font color=#006699><embed height=450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width=393 src=http://i868.photobucket.com/albums/ab249/vivian563663/Flash/starlight/vul3ek6st2011024.swf wmode="transparent"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</embed> </font></div>
<div id=table1><embed style="POSITION: absolute; WIDTH: 393px; HEIGHT: 450px; TOP: 250px; LEFT: 80px" height=450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width=393 src=http://2.mms.blog.xuite.net/2/3/f/f/21056752/blog_1687727/dv/58209648/58209648_5.swf wmode="transparent"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
<div></div>
<center>
<div id=table1>
<p align=center><font size=4><font color=purple><font color=#000000 size=3>台北士林,笛飛兒EQ教育教室裡,一堂學習人際社交技巧的課程正在進行。老師將小朋友三人分成一組,要他們討論一個問題的答案。一臉聰明樣的奇峰(化名)靠在一旁完全不參與討論,當同組兩位小朋友熱烈討論完畢,很客氣的問奇峰意見時,奇峰白了他們倆一眼:「廢話,選二就對了,你們兩個白癡!」<br>奇峰的判斷很有邏輯,選二,是可攻可守的選擇,但他的組員對他的態度很不爽,故意選三。<br>一旁引導的老師楊鈺瑩觀察到,奇峰正是那種高IQ卻低EQ的孩子。<br>「高IQ卻不懂怎麼去對待身邊的人,就會很慘,會覺得別人都不懂欣賞他、別人都忌妒他,他會變得喜歡抱怨。甚至會透過攻擊別人,包括語言上的攻擊,讓自己感到比較好一點,」楊鈺瑩分析。<br>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,EQ比IQ更能預測未來的成就。<br>貝爾實驗室曾針對一群智力很高,工作卻乏善可陳的科學家做研究,結果發現,情緒和社交技巧很差的員工容易受同僚排斥。低EQ造成的社會孤立,會降低工作成效。<br>其他相關研究也發現,EQ與學業表現、未來成就、快樂、生活滿意度的關係比IQ更密切。<br>究竟EQ指的是什麼?是什麼因素影響孩子情緒能力的發展?<br>情緒能力包含哪些?<br>一九九○年,耶魯大學教授沙洛維(Peter Salovey )與新罕布夏大學教授約翰.梅耶(Jonn Mayer),正式提出「情緒智商」(Emotional Intelligence,簡稱EI或EQ)這個術語。他們將EQ定義為社會智力的一種類型。<br>一九九五年,高曼(Daniel Goleman)根據這兩位教授的研究,寫成《EQ》一書,引起非常熱烈的討論。<br>高曼認為EQ是由以下五種能力組成:<br>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:能察覺自己的情緒,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。<br>2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:能夠安撫自己,擺脫強烈的焦慮憂鬱,以及控制刺激情緒的根源。<br>3自我激勵的能力:能夠整頓情緒,讓自己朝著一定的目標努力,增強注意力與創造力。<br>4了解他人的情緒:理解別人的感覺、察覺別人的需要、具同理心。<br>5妥善維繫人際關係的能力:能夠了解並適應別人的情緒。<br>整體來看,情緒能力包含了社會技巧與情緒管理的能力(social amp; emotion learning,簡稱SEL)。<br>情緒能力如何學習?<br>情緒能力不同於IQ,它的發展大部分取決於後天的學習,尤其受到家庭教養方式影響極大。近年來大腦研究發現,教養方式能促成腦部傳輸路徑的變化,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表現。也因此,EQ可以透過練習提升改善,比IQ更具可塑性(見一六○頁,〈大腦與情緒〉)。<br>所有的研究都指出,影響孩子情緒能力發展最重要的關鍵來自於家庭。高曼指出:「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所學校。」<br>要培養孩子高EQ,童年階段最重要,父母需要提供孩子情感的滋潤、扮演情緒管理的典範。<br>有豐富兒童心理諮商經驗的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認為,情緒教育要做得很好,有兩個很重要的安全基地。第一個是:「我覺得我還不錯,我喜歡我自己。」這些自我概念,會在別人說他不好時,讓他較有包容心,能夠平衡。第二個安全基地就是,孩子感受到:「有人是喜歡我的。」這對小孩很重要。<br>有這兩個安全基地把孩子撐住,情緒教育才有辦法往上發展。<br>台大心理系教授雷庚玲則指出情緒教育的特質,它是隱藏在課程中的教育,是由老師、家長所創造出來的。如果所創造出來的情境是健康的,孩子才能在健康的情緒中成長,所以情緒教育應該從父母、師長做起。(見一八○頁〈情緒教育怎麼教?〉、一九八頁〈爸媽如何當好情緒教練?〉)</font>
<div align=center>
<div style="FILTER: Alpha(opacity=100,style=3); WIDTH: 393px; BACKGROUND: url(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100007_x4r3qlx_l.jpg); HEIGHT: 450px"><font color=#006699><embed height=450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width=393 src=http://i868.photobucket.com/albums/ab249/vivian563663/Flash/starlight/vul3ek6st2011024.swf wmode="transparent"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</embed> </font></div></div></font></font></div></center></embed></div></div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
<p>&nbsp;</p>
<p>&nbsp;</p>
<p align=center><a href="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wendy0604@kimo.com" target=blank><font color=#ff0000 size=2 face=標楷體><strong><img style="WIDTH: 183px; HEIGHT: 240px" border=0 alt="""""" src="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224315_7nx3cpe_l.gif" /></strong></font></a></p>
<p align=center>文章內容取自於網路</p>
<p align=center>侵權時請告之</p>
<p align=center>&nbsp;</p>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