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牙科醫師,也是全國最大綠色團體──荒野保護協會的榮譽理事長,同時更創作過多本暢銷勵志和教養書籍,李偉文經常這麼被朋友問道:「身兼醫師、環保團體會長、暢銷書作家……,你不覺得自己太不務正業了嗎?」


「不務正業?那請問什麼才是『正業』?對我來說,在生命中找到自己的理想、找到自己可以付出的部分,才是『正業』。」


生命,都有與生俱來的使命


  從在自己開設的診所籌辦荒野保護協會以來,李偉文已經做了十六年的荒野義工,物質生活上更有自己的一套獨特哲學:衣服穿破了才換一件、鞋子踏壞了才換一雙、車子只要能代步就好……,同時,一個禮拜只在診所工作兩到三天,「不是牙科特別好賺,而是因為我的物質需求很低。」對李偉文來說,工作賺錢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,相反的,因為物質生活的需求很低,讓他有更多日時間可以去從事「生命中更重要的追求」。


  李偉文分享了柏拉圖所說的一段話:「當一個人的生活所需都已經得到滿足時,若還繼續工作賺錢,代表他喪失了生命中更重要的追求。」我們生活中大多數的時間,都是受到「工作賺錢」這件事所左右,卻遺忘了,工作只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存活,而不是生命的全部。生命可以更有趣多元,甚至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夢想。「如果全部的時間都被拿來用在賺錢上,那麼勢必沒有辦法回應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所被賦予的使命。」李偉文意味深長地說著。


  「當醫生」對學生時代的李偉文來說,便是一種充滿使命與理想性的職業。民國六十幾年,李偉文念大學時,正是台灣解嚴之前「理想正在燃燒的年代」,當時台灣社會雖然還處在封閉的狀態下,卻已悄悄醞釀出一股改革的風氣,懷抱理想的青年輩出,大學裡最大的社團則通常是服務性社團。


 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,李偉文把史懷哲當作心中最嚮往的典範,努力想成為一位替人解除病痛的醫生,「這麼說,聽起來或許很『唱高調』,但那個時候,我的確就是這樣想的。」


夢想,無法脫離「務實」和「自我了解」


  即使是如醫生這種一般人所認為的超理想職業,李偉文也是經過一番思索才立定目標的。他提到,當時自己對於當一位用筆撻伐社會的「文藝青年」同樣懷抱有熱情,但考量到自己的筆鋒「銳氣」不足,書寫的功力更無法讓他以此維生,所以最終選擇同樣能夠抒發理想、同時也是自己較擅長的領域──「從醫」,當作自己的目標。「有理想、有夢想是好的,但絕對不能不站在務實與自我了解的基礎上。」因此李偉文認為,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之中,大人必須協助孩子了解自己的特質和興趣在哪裡,並一步步協助孩子把這樣的特質和興趣不斷累積成足以謀生的能力。


  時間推移到現代,「醫生多、病人少,醫生對病人過度醫療、創造需求」的現況,讓李偉文深感時代背景和自己剛當上醫生時已大不相同,即使認真地善盡醫生的職責,也無法回應當年的理想,也因此每當他有機會對牙科同行或是學生演講時,常提醒後輩,當過去當醫生的理想和意義已經無法說服自己了,那麼便要思考「什麼是自己這輩子可以對得起自己的,能夠回應自己生命的呼喚?」


為什麼要把自己活得跟別人一樣?


  「在能夠健康的活著、有足夠的知識能力可以幫助別人的狀況下,如果我們還把自己的生命活得跟別人一樣──開名車、住豪宅,並為此而看更多病人、累積更多積蓄,等於是為了博取別人的眼光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歲月。為什麼要花大半的生命做這些不重要的事?何不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?」李偉文問道。


  投入環境保護工作,便是李偉文回應自己內心呼喚的方式。十六年前,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友人在自己的診所裡一起創辦「荒野保護協會」,至今累積許多人的熱誠、善意與願力,齊力以自然教育、參與環境議題、保育自然棲地、社區生根、推動志工組織等方式,為保護台灣環境做出無私的貢獻。


  荒野義工一當就是十六年。李偉文心中這顆為社會環境、為公益服務的種子,原來是從學生時代參加童軍團時便悄悄發了芽。


  從小參加童軍團,看到前輩們身體力行的付出,甚至不為名利的照顧和自己不相關的弱勢孩子,讓李偉文真切的體驗到「幫助別人」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,「為他人服務」的信念因此在李偉文的內心扎下了根。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他在荒野成立「炫風團」(一常態性的青少年組織,招收對象為小學三至五年級的小朋友。)的原因,「服務不能靠嘴巴講,而是要用實際的作為,讓孩子看到、參與,才能夠真正的形成孩子的價值觀和性格。」李偉文期待,能夠讓孩子因為看見帶隊的大人志工出錢出力做公益,學習到服務的精神。


不注重結果,反而有好結果


  談到荒野的「成績」,李偉文說:「受到企業管理、目標管理的『荼毒』,許多人習慣用『數字』來衡量一個社團的價值,例如幫社會做了多少事、擋下多少議案等。」但這卻是李偉文最不看重的部分,許多人因為在荒野當義工而使生命有了改變,這才是他最看重的。


  他認為,人在無限長的時間裡和無限大的空間裡是微不足道的,因為任何結果都可能因一場大災難而化為烏有。這麼說或許顯得悲觀,但也許更該說這是一種因對生命無常的了悟而油然升起的謙卑感。荒野的每個活動宗旨都不在於結果,而是注重過程中「人」的參與,希望可以讓一個人自願投入公益活動而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,李偉文認為「這種自發性的投入,最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」。


  不重視結果,卻反而有好的結果──荒野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綠色團體。李偉文欣慰地說:「因為我們重視到了最核心的價值──人。」


從家庭獲得的美好禮物──閱讀時光&自由空間


  回顧成長歷程,李偉文非常感謝父母親能夠在他小的時候,給予他許多美好的閱讀時光。過去生活普遍困苦的年代中,把孩子養活都很難了,李偉文的父母親卻還是提供孩子閱讀的機會。對李偉文來說,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,就是和家人一起到舊書攤選購自己喜歡看的書,他說:「因為有很多機會可以自己閱讀,所以我有很多時間可以思考、了解別人、同理別人,或許也因為這樣,促成我長大之後希望能為人服務的心念。」


  除此之外,因為李偉文是家裡最小的孩子,不像對待大哥、大姐一樣,父母並沒有在他身上寄予太多的「厚望」和栽培,同時也沒有給予他太多的干預,所以李偉文得以在求學的歷程中保有最大的自由度,除了擁有現代小孩難得有的「心靈上的自在」,更有許多空間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自我探索。




把努力的目標,建築在較高的立基點上


  談到如何提供孩子培育夢想的沃土,李偉文認為台灣的教育環境,因為大人不斷灌輸小孩要追趕上時代潮流、要具備競爭能力、看重金錢和工作……的觀念,容易讓孩子變得現實、自私自利又焦慮,除了快樂不起來,甚至因為只想到要如何和別人「一樣成功」,未考量到自身能力和特質,失敗機率反而高。


  他認為,想突破這樣的現況,大人就要試著「跳脫環境限制,讓孩子有機會看到其他世界。」透過看到不一樣的世界,讓孩子看到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,有可以改善世界的部分,自然而然孩子的心中便會建立起更高的理想。「讓孩子努力的目標可以有一個更高理想的立基點,而不是只有贏過別人好讓自己可以賺更多錢。」李偉文說,這看起來好像很不切實際,但卻是最務實的教養方式。


  爸爸媽媽更可以為孩子塑造許多參與的機會。李偉文以自己的經驗分享,「夢想、志願不是用問的,而是應該塑造很多機會,讓孩子從參與過程中發現哪些是自己擅長做,又能讓自己快樂的。」他從不以自己的角度來解讀哪些工作是好的,而是透過影片、旅遊、遊學等方式,給予孩子實際接觸與了解各種工作的機會,進而孩子便會從中察覺與思考自己適合什麼行業。




「孩子啊~過著快樂、有價值的人生就夠了,


不必考滿分」


  身兼數職的李偉文,同時更是一對可愛雙胞胎女兒──A寶、B寶的爸爸。


  提到對自己的女兒有沒有什麼期待?李偉文的回答是:「我會努力去除掉自己對孩子的期待。」因為他認為不管是社會、學校或者老師,已經給予孩子許多期待了,形成孩子的壓力,他不想繼續給孩子壓力,而希望孩子能夠有更多的空間,去自我探索、了解自己,完成「自己對自己的期待」。


  相較於格外注重孩子成績的大部分父母,李偉文盼望自己能夠把孩子的眼光和心智焦點放在「外面」,而不是受數字和成績所左右。「『找出不會』是考試最重要的收穫。所以我的孩子不會有什麼外在壓力,而能夠自動自發和自律。」這是他不在意孩子的成績,只在意孩子是否已把問題弄懂所帶來的附加價值。


  「讓孩子透過自由選擇,去探索自己想要什麼。」是李偉文最大的教養原則,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,過著一個快樂、有價值的人生,就如同他自己一樣。




送給爸爸媽媽的話:




‧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,孩子才能有機會自我探索。


‧讓孩子的努力,建立在較高的立基點,而不是只為了要贏過別人。


‧塑造讓孩子參與的機會,透過實際體驗摸索出自己喜歡與不喜歡什麼,夢想、志願,自然而然就會發芽了。


‧透過影片或是出國旅行、遊學、交換學生,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化,並看見世界有多大,看見這個世界需要人們共同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。




小雪兒的窩


<table style="WIDTH: 600px; HEIGHT: 450px" border=2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15 background=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052407_owpkab4_l.jpg align=center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style="WIDTH: 600px; HEIGHT: 450px" border=0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5 background=http://i286.photobucket.com/albums/ll101/sensitive1227/7-9.gif bgColor=#33cc33 align=center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style="WIDTH: 600px; HEIGHT: 450px" border=0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5 background=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052413_566lynd_l.jpg align=center>
<tbody>
<tr>
<td>
<table id=0 border=0 width="100%" background=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2024795_1dj0knh_l.gif align=center>
<tbody>
<tr>
<td>
<div align=center>
<div style="FILTER: Alpha(opacity=100,style=4); WIDTH: 600px; BACKGROUND: url(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1903017_o9h16oz_l.jpg); HEIGHT: 450px">
<div align=left><embed height=450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align=left width=600 src=http://i181.photobucket.com/albums/x40/candice_photo_bucket/Flash%20Material/20081819344211106-1.swf wmode="transparent"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</embed></div></div></div>
<p><embed style="POSITION: absolute; WIDTH: 500px; HEIGHT: 360px; TOP: 150px; LEFT: 0px" height=360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width=500 src=http://i593.photobucket.com/albums/tt14/plokijuhyg/swf/201111661.swf wmode="transparent"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
<p><font color=#2a2a2a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身為牙科醫師,也是全國最大綠色團體──荒野保護協會的榮譽理事長,同時更創作過多本暢銷勵志和教養書籍,李偉文經常這麼被朋友問道:「身兼醫師、環保團體會長、暢銷書作家……,你不覺得自己太不務正業了嗎?」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「不務正業?那請問什麼才是『正業』?對我來說,在生命中找到自己的理想、找到自己可以付出的部分,才是『正業』。」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 face=""><strong>生命,都有與生俱來的使命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從在自己開設的診所籌辦荒野保護協會以來,李偉文已經做了十六年的荒野義工,物質生活上更有自己的一套獨特哲學:衣服穿破了才換一件、鞋子踏壞了才換一雙、車子只要能代步就好……,同時,一個禮拜只在診所工作兩到三天,「不是牙科特別好賺,而是因為我的物質需求很低。」對李偉文來說,工作賺錢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,相反的,因為物質生活的需求很低,讓他有更多日時間可以去從事「生命中更重要的追求」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李偉文分享了柏拉圖所說的一段話:「當一個人的生活所需都已經得到滿足時,若還繼續工作賺錢,代表他喪失了生命中更重要的追求。」我們生活中大多數的時間,都是受到「工作賺錢」這件事所左右,卻遺忘了,工作只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存活,而不是生命的全部。生命可以更有趣多元,甚至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夢想。「如果全部的時間都被拿來用在賺錢上,那麼勢必沒有辦法回應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所被賦予的使命。」李偉文意味深長地說著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「當醫生」對學生時代的李偉文來說,便是一種充滿使命與理想性的職業。民國六十幾年,李偉文念大學時,正是台灣解嚴之前「理想正在燃燒的年代」,當時台灣社會雖然還處在封閉的狀態下,卻已悄悄醞釀出一股改革的風氣,懷抱理想的青年輩出,大學裡最大的社團則通常是服務性社團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,李偉文把史懷哲當作心中最嚮往的典範,努力想成為一位替人解除病痛的醫生,「這麼說,聽起來或許很『唱高調』,但那個時候,我的確就是這樣想的。」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 face=""><strong>夢想,無法脫離「務實」和「自我了解」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即使是如醫生這種一般人所認為的超理想職業,李偉文也是經過一番思索才立定目標的。他提到,當時自己對於當一位用筆撻伐社會的「文藝青年」同樣懷抱有熱情,但考量到自己的筆鋒「銳氣」不足,書寫的功力更無法讓他以此維生,所以最終選擇同樣能夠抒發理想、同時也是自己較擅長的領域──「從醫」,當作自己的目標。「有理想、有夢想是好的,但絕對不能不站在務實與自我了解的基礎上。」因此李偉文認為,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之中,大人必須協助孩子了解自己的特質和興趣在哪裡,並一步步協助孩子把這樣的特質和興趣不斷累積成足以謀生的能力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時間推移到現代,「醫生多、病人少,醫生對病人過度醫療、創造需求」的現況,讓李偉文深感時代背景和自己剛當上醫生時已大不相同,即使認真地善盡醫生的職責,也無法回應當年的理想,也因此每當他有機會對牙科同行或是學生演講時,常提醒後輩,當過去當醫生的理想和意義已經無法說服自己了,那麼便要思考「什麼是自己這輩子可以對得起自己的,能夠回應自己生命的呼喚?」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 face=""><strong>為什麼要把自己活得跟別人一樣?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「在能夠健康的活著、有足夠的知識能力可以幫助別人的狀況下,如果我們還把自己的生命活得跟別人一樣──開名車、住豪宅,並為此而看更多病人、累積更多積蓄,等於是為了博取別人的眼光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歲月。為什麼要花大半的生命做這些不重要的事?何不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?」李偉文問道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投入環境保護工作,便是李偉文回應自己內心呼喚的方式。十六年前,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友人在自己的診所裡一起創辦「荒野保護協會」,至今累積許多人的熱誠、善意與願力,齊力以自然教育、參與環境議題、保育自然棲地、社區生根、推動志工組織等方式,為保護台灣環境做出無私的貢獻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荒野義工一當就是十六年。李偉文心中這顆為社會環境、為公益服務的種子,原來是從學生時代參加童軍團時便悄悄發了芽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從小參加童軍團,看到前輩們身體力行的付出,甚至不為名利的照顧和自己不相關的弱勢孩子,讓李偉文真切的體驗到「幫助別人」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,「為他人服務」的信念因此在李偉文的內心扎下了根。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他在荒野成立「炫風團」(一常態性的青少年組織,招收對象為小學三至五年級的小朋友。)的原因,「服務不能靠嘴巴講,而是要用實際的作為,讓孩子看到、參與,才能夠真正的形成孩子的價值觀和性格。」李偉文期待,能夠讓孩子因為看見帶隊的大人志工出錢出力做公益,學習到服務的精神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 face=""><strong>不注重結果,反而有好結果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談到荒野的「成績」,李偉文說:「受到企業管理、目標管理的『荼毒』,許多人習慣用『數字』來衡量一個社團的價值,例如幫社會做了多少事、擋下多少議案等。」但這卻是李偉文最不看重的部分,許多人因為在荒野當義工而使生命有了改變,這才是他最看重的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他認為,人在無限長的時間裡和無限大的空間裡是微不足道的,因為任何結果都可能因一場大災難而化為烏有。這麼說或許顯得悲觀,但也許更該說這是一種因對生命無常的了悟而油然升起的謙卑感。荒野的每個活動宗旨都不在於結果,而是注重過程中「人」的參與,希望可以讓一個人自願投入公益活動而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,李偉文認為「這種自發性的投入,最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」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不重視結果,卻反而有好的結果──荒野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綠色團體。李偉文欣慰地說:「因為我們重視到了最核心的價值──人。」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 face=""><strong>從家庭獲得的美好禮物──閱讀時光&自由空間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回顧成長歷程,李偉文非常感謝父母親能夠在他小的時候,給予他許多美好的閱讀時光。過去生活普遍困苦的年代中,把孩子養活都很難了,李偉文的父母親卻還是提供孩子閱讀的機會。對李偉文來說,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,就是和家人一起到舊書攤選購自己喜歡看的書,他說:「因為有很多機會可以自己閱讀,所以我有很多時間可以思考、了解別人、同理別人,或許也因為這樣,促成我長大之後希望能為人服務的心念。」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除此之外,因為李偉文是家裡最小的孩子,不像對待大哥、大姐一樣,父母並沒有在他身上寄予太多的「厚望」和栽培,同時也沒有給予他太多的干預,所以李偉文得以在求學的歷程中保有最大的自由度,除了擁有現代小孩難得有的「心靈上的自在」,更有許多空間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自我探索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strong><font size=4><br></font></strong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 face=""><strong>把努力的目標,建築在較高的立基點上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談到如何提供孩子培育夢想的沃土,李偉文認為台灣的教育環境,因為大人不斷灌輸小孩要追趕上時代潮流、要具備競爭能力、看重金錢和工作……的觀念,容易讓孩子變得現實、自私自利又焦慮,除了快樂不起來,甚至因為只想到要如何和別人「一樣成功」,未考量到自身能力和特質,失敗機率反而高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他認為,想突破這樣的現況,大人就要試著「跳脫環境限制,讓孩子有機會看到其他世界。」透過看到不一樣的世界,讓孩子看到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,有可以改善世界的部分,自然而然孩子的心中便會建立起更高的理想。「讓孩子努力的目標可以有一個更高理想的立基點,而不是只有贏過別人好讓自己可以賺更多錢。」李偉文說,這看起來好像很不切實際,但卻是最務實的教養方式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爸爸媽媽更可以為孩子塑造許多參與的機會。李偉文以自己的經驗分享,「夢想、志願不是用問的,而是應該塑造很多機會,讓孩子從參與過程中發現哪些是自己擅長做,又能讓自己快樂的。」他從不以自己的角度來解讀哪些工作是好的,而是透過影片、旅遊、遊學等方式,給予孩子實際接觸與了解各種工作的機會,進而孩子便會從中察覺與思考自己適合什麼行業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strong><font size=4><br></font></strong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 face=""><strong>「孩子啊~過著快樂、有價值的人生就夠了,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 face=""><strong>不必考滿分」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身兼數職的李偉文,同時更是一對可愛雙胞胎女兒──</strong><strong><font face="">A</font></strong><strong>寶、</strong><strong><font face="">B</font></strong><strong>寶的爸爸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提到對自己的女兒有沒有什麼期待?李偉文的回答是:「我會努力去除掉自己對孩子的期待。」因為他認為不管是社會、學校或者老師,已經給予孩子許多期待了,形成孩子的壓力,他不想繼續給孩子壓力,而希望孩子能夠有更多的空間,去自我探索、了解自己,完成「自己對自己的期待」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相較於格外注重孩子成績的大部分父母,李偉文盼望自己能夠把孩子的眼光和心智焦點放在「外面」,而不是受數字和成績所左右。「『找出不會』是考試最重要的收穫。所以我的孩子不會有什麼外在壓力,而能夠自動自發和自律。」這是他不在意孩子的成績,只在意孩子是否已把問題弄懂所帶來的附加價值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  「讓孩子透過自由選擇,去探索自己想要什麼。」是李偉文最大的教養原則,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,過著一個快樂、有價值的人生,就如同他自己一樣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strong><font size=4><br></font></strong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<font face="Georgia, serif"></font></strong><strong>送給爸爸媽媽的話: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strong><font size=4><br></font></strong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‧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,孩子才能有機會自我探索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‧讓孩子的努力,建立在較高的立基點,而不是只為了要贏過別人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‧塑造讓孩子參與的機會,透過實際體驗摸索出自己喜歡與不喜歡什麼,夢想、志願,自然而然就會發芽了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LINE-HEIGHT: 30px; TEXT-INDENT: 2em"><font size=4><strong>‧透過影片或是出國旅行、遊學、交換學生,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化,並看見世界有多大,看見這個世界需要人們共同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。</strong></font></p>
<div align=center>
<div style="FILTER: Alpha(opacity=100,style=3); WIDTH: 600px; BACKGROUND: url(http://pcdn1.rimg.tw/photos/1903017_o9h16oz_l.jpg); HEIGHT: 450px">
<div align=left><embed height=450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align=left width=600 src=http://i181.photobucket.com/albums/x40/candice_photo_bucket/Flash%20Material/20081819344211106-1.swf wmode="transparent"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</embed></div></div></div>小雪兒的窩</embed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





文章內容取自於網路...侵權時請告之.....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