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






 1-110PQG957.jpg






 

如何讓孩子勇敢做自己?方法之一是讓他了解大人也會犯錯,並從中學習如何善後。把兒子罵哭、被女兒斥為壞媽媽的李坤珊,又怎麼在錯誤中學習,與孩子一同成長……





兒子小福快一歲時,有一天中午,他自己拿著小湯匙,把飯吃得桌上、地上到處都是!那天我的心情本來就不好,一看到這麼髒亂,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大聲抱怨:「怎麼吃得這麼髒?做也做不完的家事,煩死了!」


「你是壞媽媽!」
被我這麼大聲一叫,那坐在高腳椅裡、專心對付著食物、卻滿臉沾著蔬菜糊的小福,哇的一聲,嚇得大哭了起來!我的氣正要沸騰,突然,眼角撇見在廚房的右邊角落,站著一個小小的身影,動也不動的看著我……


我責問那個小身影:「寧寧,你為什麼這樣看媽媽?」


三歲的寧寧回答:「你是壞媽媽!弟弟本來就會吃得到處都是,你卻要罵他。」那個小身影,頭抬得高高的,義正詞嚴回答我的質問。


剎那間,我的氣,轉成了羞愧和驕傲!我羞愧我的情緒失控、借題發揮,竟這樣以發洩式的言語傷害自己的小孩,而他還不到一歲……另一方面,我驕傲女兒的勇敢和直言。不到三歲的她,能看得見誰是誰非?能了解事情的起因和結果?更重要的是,她能「放心」的,以她所能使用的語詞(「好」與「壞」的相對,是這個年齡孩子用以分類和區別的語言),來說明她的想法和評斷!



我把兒子抱下椅子,擦一擦他的臉,對他說:「對不起,媽媽剛剛亂發脾氣了!」然後把女兒抱在懷裡,也對她說:「媽媽自己心情不好,不應該亂發脾氣的,不該說弟弟煩死了!謝謝你這麼誠實,勇敢的告訴媽媽心裡的話。」接下來,就在我拿起抹布擦地的一剎那,女兒說:「媽媽,我也要擦。」於是我各拿了一塊抹布給兒子和女兒,一個蹲在地上擦;另一個還不會走路,所以爬著擦。當然,地是愈擦愈髒;但我的心,卻愈擦愈溫暖……


在這個小故事裡,重點就在這個「放心」說真話!


並不是我女兒寧寧特別聰慧,而是她相信「說真話」後,不會讓她倒大楣,因為那是溝通的開始。也不是我這個媽媽多有智慧,而是我相信:沒有人是完美的,誰都會做錯事。孩子是從真實的大人裡,學會對「對與錯」的選擇,學會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,因為那是溝通的過程。


換句話說,要培養一個家的溝通能力,要從成人有錯就反省、道歉的身教開始。這麼做,不但不會讓孩子從此不尊重成人,反而讓他們相信,每個人都會犯錯,溝通是必要的,而與父母的溝通是可能的!



尤其是幼兒,在他們的重要人生課題裡,正要開始建立:自己是誰?有什麼能力?在他們的心理建構裡,他們正在掙扎於:我有自治的能力(Autonomy),卻惹別人生氣,所以好內咎(Guilt)?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人物,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、又不會陷入罪惡感循環的,就是父母的接納、引領和身教!


幼兒從與成人的互動裡,看見自己是被愛的、是重要的、是有能力愛人的。他也從成人的身教裡領會,自己和爸媽一樣,是個知錯能改、能負責任的孩子……讓孩子安心當自己的重要條件,就是看見成人也會犯錯,了解如何善後(怎麼說和怎麼做),而他能做得到!讓幼兒看見成人的不完美,會讓孩子學會「犯錯」只是下一個學習的開始,學會原諒和體恤自己、他人。


現在,寧寧快十五歲了,她並沒有成為完美的孩子;而我仍不是完美的媽媽。因為在我們的生命中,我們仍在犯錯,仍在為彼此對對方的誤解和失禮道歉。「溝通」是一個永不止息的進行式……


 15134528.gif



「我是壞孩子!」
有時,大人偶爾的意氣用事,不會造成大的負面影響。但大人要有反省力,反省自己的處理方式合不合適。或坦白的說,大人要了解,語言是有殺傷力的!在孩子犯錯或造成自己不方便時,切忌對孩子口不擇言的責罵,或覺得幼兒的擔心是無稽之談。因為長期下來,那會降低孩子的自尊和自信,讓他妄自菲薄,甚至覺得自己是壞孩子。


大人口不擇言的罵小孩,也是一種攻擊。很抱歉,我不得不用「攻擊」這兩個字。因為,它直接指向幼兒的自尊,讓孩子覺得渺小和一無是處。而它也普遍存在你我的周圍,尤其是對話還說不清楚、個子又小、又沒力量反抗的幼兒,不少大人會以:「怎麼這麼慢啦?生到你真是倒霉?真是笨得要死 !」類似這些話來罵幼兒,或更準確的說,發洩自己的情緒。


我相信,許多我們拿來罵小孩的話,絕不會把它用在其他大人身上。說穿了,是不敢這麼做!因為那很傷人,會讓人憤怒,會惹禍上身。但用在幼兒身上,嘿,他們能怎樣呢?



直接的言語責罵,會直接傷害幼兒的自尊;那間接無心的呢?班上的亞當,只有三歲,有著天使般的臉龐,但動不動就會用小拳頭扁人。那天指著他帶來照相本裡的一張相片,相片中的他,臉上畫著獅子鬍鬚,我覺得很可愛,但他對我說:「我不想被畫,但姊姊一直畫, 媽媽也一直說,別那麼彆扭。 我好恨這張照片!」聽到亞當這麼說,我覺得很心疼。那時的他,一定有以行動和語言來表達不願意,但沒有人聽,也沒有人能懂。在別人眼裡的超可愛,對他而言卻是個羞辱,他無力反擊,但他記住了……


「讓我了解你!」
因為幼兒太小,能力有限,無可奈何,所以只能忍受那些言語攻擊所帶來的不舒服,甚至傷害。請看下面的例子:
媽媽:「我餵你啦,你看你吃得到處都是,髒死了!」


小孩:還堅持自己吃……


媽媽:「拿給我啦,連拿把湯匙都拿不好。」


就在媽媽硬把湯匙「搶」過來後,孩子哇的一聲大哭起來。


你假如有機會仔細觀察幼兒拿湯匙挖食物的動作,就會知道,要能控制那一連串的動作有多難?幼兒不會一夜突然長十公分,也不可能剎那間變成懂事成熟的小大人。口不擇言的責罵,只達到了成人的洩憤之用。傷害的,卻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!



那我們該如何做呢?以「了解」為出發點,就事論事、不以言語攻擊幼兒人格的態度來溝通。比如說,接受也了解幼兒本來湯匙就拿不好,所以當他吃得到處都是時,你可以:


(1)說明你看到飯菜到處都是,請幼兒和你一起收拾。
(2)在氣頭上時,讓自己到另一個房間裡冷靜一下。
(3)不小心失控後,記得跟幼兒說對不起。


捫心自問,你一定還記得你在當小孩時,曾遭受過大人的言語傷害。不管多少年過去,你仍記得那時刻的無地自容和羞愧。那年在國語課上,我和隔座的同學開玩笑說:「 這個作者李鴻章,可能是我的曾曾曾曾曾祖父!」老師一聽到我的偷笑聲,就當眾叫我站起來責問,然後不屑的說:「你也配!」 那刻的羞辱,三十幾年了,仍刺痛著。



 我們無法操控全世界要如何善待我們的孩子,但至少從你和我開始。我們可以努力:不以言語攻擊幼兒的人格,做錯了就道歉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雪兒 的頭像
    小雪兒

    小雪兒的窩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