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面對孩子的困惑,不論是三歲還是十三歲的孩子,
我們都是用什麼態度在面對呢?當最親愛的父母都沒有時間幫助孩子釐清,
我們又怎能祈求養出什麼樣明理的孩子呢?


科芬園(Covent Garden),在旅遊手冊上的描寫是這樣的:「遍地寶藏,特拉法加廣場東北邊的狹小巷道迷宮,街頭藝人的表演場所,下午購物的熱門廣場。」到倫敦的第一天,媽媽沒有多想就朝這裡出發了。其實孩子一定有追問我們要去的是什麼地方,只是媽媽答不出所以然。

「一個鋪有鵝卵石的廣場。」我一定是被這幾個字吸引的,它代表了時間和歷史的樸實美感。只可惜我們家沒有院子,不然就算只用鵝卵石鋪條小徑,媽媽也心滿意足。不過,有時候真的不要太相信旅遊書上說的話,經過商業氣息的薰染和觀光客的踐踏,任何美感都可能減半或消失。

還沒真正進入科芬園,我就被路邊賣戲票的小店面吸引。裡面一老一年輕,老的大約是六十來歲的男人,年輕的則是二十幾歲的女人,彼此是父女關係或主從關係,之後從他們的行徑來看,已經變得不重要了。
行前就聽說英國倫敦的音樂劇,比起亞洲各地的巡迴演出,又便宜又道地,如果偏好此道,真是不看可惜。我並非音樂劇迷,但也不排斥,姊姊和弟弟則是很喜歡,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看過的幾場兒童音樂劇或一般音樂劇,都很得他們歡心。媽媽當然也打算趁這次旅行看上幾場,但是音樂劇的票要怎麼買,我則抱著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,事前並未多做打聽。所以,看到這間售票小店時,我很自然就走上前去,問問票要怎麼買?

年輕的,態度不很友善地問我們要看什麼?我指指旁邊的兩個小蘿蔔頭,意思是他們能看什麼?既然電影有分級,音樂劇當然也有分級吧。

「《獅子王》?」這一定是大人為小孩想到的第一個選項,但姊姊弟弟卻搖頭說:「我們不看小孩子的戲。」那斬釘截鐵的模樣,好像他們跟小孩不是同一國似的。

「有沒有緊張恐怖、又是小孩可以看的?」媽媽不死心,「而且一定要是這週的票,最好是明天的。」我的誠懇態度,並未換來相等的回報。

「《歌劇魅影》。」「明天晚上的票。」

「一張四十元。」「這星期的其他位子全客滿了。」

從進入英國、步出飛機開始,就會看到四處都有音樂劇的廣告看板,隨手都可以拿到音樂劇的簡介小傳單。事實上媽媽已經看過了,座位依照票價不同,分成三種─第一等級,約六十英鎊,是一樓區域接近舞台的位置;第二等級,約四十五英鎊,雖然不是最靠近舞台,但因為處於二樓,是略高於舞台演員的良好視野,而前排的位置,更是古代留給國王和皇親貴族的座席。所以,一樓的後排位子與二樓的前排位子,價錢是對調過來的。至於第三等級,約二十五英鎊,位於更高的位置,離舞台較遠,所以每個座位下方,都設有一個投幣式簡易望遠鏡,投個半英鎊,就能看清楚舞台上主角的臉,要多近就有多近。

當年輕女人告訴我票價要四十英鎊,我自作聰明地解讀成:為了薄利多銷,也為了我們特地跑來跟你買,你們賣的比戲院的四十五元,便宜五元。

「位置好不好?會不會很旁邊?孩子看得到嗎?」我問得好誠懇,媽媽這麼關心孩子,你們該不會隨便賣個連舞台都看不到的票給我們吧。

這時,年輕的詢問老的,好像她也不清楚的樣子。「沒問題,位置很好。」老的還看了一眼資料以示慎重,說:「沒有比這個還好的了。」

我不疑有他掏出信用卡,「噢」,只收現金。付了錢,「噢」,票要明天開演前再回來這裡取。
「還要再回來這裡,多麻煩啊!」媽媽有些擔心。

「戲院離這裡不遠,不用十分鐘就走到了。」年輕女人安撫著我,但當時我心裡只想著一件事,「就剩這三張票,要是被後面排隊的人買走了,那可怎麼好?」

老闆一副要賣不賣的態度。英國也有騙子嗎?而且是個「有店面」的騙子?不可能。媽媽在腦袋中迅速掃過一遍資訊,然後高興地付了錢。

這前後折騰了將近二十分鐘。很詭異的是,一向頗有耐心的姊姊和弟弟,多次催著我,要我不要買或改天再買,但媽媽卻執迷不悟,不理孩子。如果上帝有一台人生的全自動錄影機,我真想倒帶回去看看,當時的姊姊弟弟是什麼表情,也很想回去問問,當時的姊姊弟弟有什麼話要對媽媽說。難不成孩子看出什麼破綻來了?

面對孩子的困惑,不論是三歲還是十三歲的孩子,我們都是用什麼態度在面對呢?敷衍,並不能了事;孩子的困惑,不會自己憑空消失。當最親愛的父母都沒有時間幫忙孩子釐清,我們又怎能祈求養出什麼樣明理的孩子呢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